新都

招商网

新都招商网  >  新都招商引资

新都招商引资

新都区总面积481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03年)。新都区辖11个街道、11个镇:大丰街道、三河街道、新都镇、石板滩镇(街道)、新繁镇、新民镇(街道)、泰兴镇(街道)、斑竹园镇(街道)、清流镇(街道)、马家镇(街道)、龙桥镇(街道)、木兰镇(街道)、军屯镇(街道)。其中9个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实行合署办公。区人民政府驻新都镇,邮编:610500。代码:510114。区号:028。拼音:XinduQu。新都区 - 基本概况新都区新都区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天府之国”川西平原腹地,素有“天府明珠”和“香城”之称。全区幅员面积482平方公里,六分之五为平原,六分之一为浅丘。新都区现辖13镇4乡,全区总人口62万人。新都区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都市区,其中32.6平方公里为都市区。新都区同时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和物流基地的功能。新都镇、新繁镇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四川省优先发展“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10个中等城市”的平原都市群发展战略,新都区处于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桥头堡,在四川省经济大盘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新都区10余项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前茅,自1994年起已连续8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实力十强区(县)”。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90.2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1:54:35;全口径财政收入5.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0元。新都区历史悠久,在周、秦以前属古蜀国地。从2002年的1月1日起,新都县结束了2222年的“县史”,成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区新都区已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瘦肉型猪、蔬菜、川芎、大蒜、新都柚6大商品生产基地。工业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化工、机械、印刷、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多门类结构的工业体系。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或人均量名列全省前茅。1994年以来,新都县已连续4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实力10强县之一。1997年3月,成为全省第2个基本小康的县。新都区的旅游景点以桂湖和宝光寺最为有名。桂湖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因明代杨升庵在此读书饯别友人写出名诗《桂湖曲》而得名。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是成都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另有泥巴沱、白鹤岛等风景区。新都区 - 香城新都新都区 - 新都地形新都区新都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期间成都平原是在成都拗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地貌格局,延展方向受龙门山断裂带与龙泉山断裂带的控制。它在古老构造的基础上,表现为间歇性的差异抬升和下降,构成平坝和台地,其上第四系堆积深厚。境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坡降落2‰-3‰,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利济镇公毅村海拨572米,新繁镇外西街海拨536米,新都镇通站路海拨494米,石板滩镇西江河边海拨476米。全区最高点在三河镇松柏村西部,海拨584米。最低点在泰兴镇先丰村东部,海拨472米,高低差112米。丘陵中部凸起,相对比高20-50米,呈马鞍状,坡缓长,谷宽坦。依其成因,可归为侵蚀堆积地形类。新都区 - 新都水文新都区河流成都平原覆盖着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灌县经郫县到成都一线为冲积扇中脊,两侧地势较低,都江堰到金堂的蒲阳河—清白江、柏条河—毗河河道长约100公里,地面坡降平均2.1‰,金堂方向自然分水。受季风和北部山体屏障的影响,本地区降水较为丰沛,水源补给充分。清白江、毗河的各分水口,多集中在右岸,溪河纵横,奔向东南,反映平坝从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沱江分岷江水源的清白江、毗河,汇入沱江,与岷江一起形成双生河流。清白江右岸的锦水河、蟆水河、督桥河,流向基本上与地面径流一致。又龙泉山西侧东山台地发源的西江河山溪水,自南向东北流,反映基岩向成都断陷倾斜的趋势。各河流的径流年内变化具有明显的夏洪、秋汛等特点。每年4~6月水量逐渐增加,水位上涨,径流随之增加;6月开始进入汛期,7~8月达到高峰。10月以后,水位开始下降,汛期也随之结束。1~4月为枯水期。由于雨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及地形等影响,造成各河流涨落急骤,水位流量过程线呈连续峰型。新都区清白江(汉代称湔水) 集水面积301平方公里,安全流量10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1250立方米/秒。从宝瓶口河底高程718米引水而下,上游蒲阳河流绕灌、彭山麓,左岸承受各山溪暴雨径流,常出现暴涨暴落的大洪水,汛期洪峰流量800—12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大,含沙量也大,洪后堰口多淤积。河流经火烧堰河边高程575米,清白江大桥河边高程545米,兴隆渡河边高程532米,三岔渡河边高程507米,高桥渡河边高程506米,三邑桥河边高程497米,流到金堂县赵镇高程440米。锦水河(南北朝称湔氵臾口) 清白江石坝子鱼嘴,左支清白江,右支锦水河。锦水河在清白江右岸的凹岸引水,少进沙,进口高程为584米。流经来薰桥河边高程527米,天缘桥河边高程493米。蟆水河 从清白江上游右岸平闯口凹岸引水,进水口前江里有河心洲,随江水挟带的沙石,沿主河槽排往下游,蟆水河多引取清水。平闯口进水河边高程599米,流经卧龙桥河边高程536米,蟆水桥河边高程524米。毗河(战国时代称沱) 集水面积174平方公里,安全流量400立方米/秒,五年一遇洪峰流量314立方米/秒。上游柏条河,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的地势向东南流,水流被龙泉山余脉所阻,毗河沿凤凰山、天回山、繁阳山、木兰山北麓折向东流,流至金北丘陵与云顶山之间夺路而去,与清白江合流。毗河主要为区间排洪河道,石堤堰上府河口水位高程达到537米,上游柏条河及徐堰河的洪水由毗河排泄。毗河流经龙桥河边高程522米,毗桥河边高程491米,芶家滩河边高程481米,流经张庵桥河边高程476米,瓦窑滩高程474米。西江河(唐代称汝江) 上源从龙泉山脉中段西侧山地汇诸山溪水,多年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北流至新都区石板滩镇河底高程465米,东北流注毗河右岸姚渡场上游河边高程458米。讯期洪峰高、来势猛、易成灾。地下水成都平原,由于第四纪以来龙门山褶断带继承性的急剧上升,龙泉山褶断带的相对隆起和多期冰川活动,从而使作为平原基底的成都断陷,新都区境内沉积了厚25~200米左右的第四系。平坝以第三冰期堆积的冲积泥砂砾卵石层为主。其中清白江以北的清流、利济乡为冰后期近代河流堆积的冲积泥砂砾卵石层。东南缓丘台地上部地层大部为第三冰期堆积的黏土。其中三河乡与成都磨盘山相连的石子岭、回龙山也零星保存了一些第一冰期堆积的黄棕色泥砾。新都区平坝上部含水层一般埋深在1~5米。这冲积泥砂砾卵石潜水含水层,在新繁一带厚约10.2~24.5米,新都附近厚约12~15米,平均厚度15米左右。据钻探资料,桂湖镇地下上部含水层厚度15米左右。平坝地下水上部含水层,变幅3~4米。近河变幅小,远河变幅大,丰水期降雨增多,地下水位始终高于河水位,降雨渗入不断地被河水所排泄。枯水季降雨减少,但因地处下游排泄段,有上游地下径流补给,地下水得保持一定的稳定,因此变幅小。而河水回水的影响,仅能限于沿河呈带状。分布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达6.30亿立方米。在清流、利济乡属于冲积砂砾卵石孔隙含水层,平均厚度约17米,埋深3米左右,变幅3米。从3月开始缓慢上升,7月达最高水位,翌年1~3月为最低水位。分布面积35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1.071亿立方米。清流、利济乡同处地下水溢出地段,1954年前泉凼523口。平坝下部另一含水层埋深在40~80米左右,含水层由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含泥砂砾卵石层组成。台地的黏土层及黄棕色泥砾层,为基本无水或含水微弱的地层,层厚很不均匀,常有基岩露头。基岩上层为砂页岩,下层为砂岩。由于岩层破碎,选择适宜位置,打井10米深,常可取得裂隙水。该层地下水位随降雨和灌水的增减而有所变化,但变幅甚小。平坝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砂砾卵石层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其中有个别地下水,位于古河流牛轭湖相堆积环境,因铁锰含量超标而影响开采饮用。台地分布白垩系易风化的红层砂泥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新都区 - 新都气候美丽的新都新都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绝对最高气温35.5℃,绝对最低气温-5.4℃。年平均相对湿度81.5%,无霜期271天,日照10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911.7毫米。按照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理研究所编《中国气候区划》(1959年),新都区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累年(1960~1981年)平均气温在16.2℃左右;雨量充足,累年平均降水量在909毫米左右;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1.3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32%;全年太阳总辐射值94.9千卡/厘米2;无霜期长,年平均为279天。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季炎热,多暴雨;秋季降温快,多绵阴雨;冬季干燥,多云雾。如以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就是夏、冬季较长,春、秋季较短。区境虽绝大部分为平坝,但气候随地形、地势也略有差异,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递减,而雨量、霜雪、云雾随地势升高而渐增。四 季新都区新都区气候特征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气环流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是基本因素。冬季 高空为西风环流所控制,近地面层主要受蒙古高压控制。这一冷高压,常以偏北风进入区境,成为冬季降温的重要因素。而北有秦岭屏障,冬季寒潮不易入侵,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相比,区境冬季较为温暖。春季 蒙古高压减弱逐渐西撤,而副热带高压正渐增强,向西向北伸展,大地开始增温。在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进退过程中,有时引来南北气流的辐合,诱进了北方的冷气流而带来阴雨天气,会造成“倒春寒”。由于副热带高压仅开始,区境仍属少雨季节。这时温度回升快,蒸发强,易出现春旱。夏季 5月末到6月初,西风南支急流北跃,印度低压伴随着西南季风盛行代替了蒙古高压,便带来较多降水。7、8两月,四川盆地西北部,因属副热带高压发散出来的暖湿气流和北来的冷空气交锋地带,形成大量降水。此外,青藏高原的西南低涡,在川西是主要生成地区之一。西南涡移入盆地及区境上空时,在夏季常引起雷暴和大雨、暴雨。1981年7月中旬特大暴雨洪水,西南涡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秋季 原来的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控制的情况逐渐转为印度高压和蒙古高压控制。由于盆地四周山地环绕,极锋南撤缓慢,甚至出现准静止状态,故多秋绵雨。10月中旬,高空西风环流急剧向南扩展,南支西风急流重新建立,印度高压再现,西南季风完全撤离四川。这时副热带高压脊减弱,极锋消失,盆地区及新都区雨季也随之结束。气 温新都区平均气温 区境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也就是由东南随着地势的升高向西北而逐渐略有下降。累年(1960~1981年)平均气温在16.2℃左右。西北部高宁、利济、清流等乡为15.8℃,新繁镇16℃,桂湖镇16.2℃,东南石板滩镇16.4℃,气温高低相差0.6℃。变化规律 区境气温的年际变化规律,年平均气温为16.2℃,最高年为16.8℃(1963年),最低年为15.4℃(1976年),高低相差1.4℃。区境气温的月际变化规律,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5.5℃,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5.4℃,年较差为20.1℃。春季气温上升快,秋季气温下降快,夏季气温变化较小。区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1960年6月),最低为零下5.4℃(1975年12月),极值相差41.4℃,大多数年份最高在33℃~35℃之间,最低在零下3℃左右。积温 区境内大春作物生长季(3月1日~10月31日)>10℃的有效积温为2551.9℃;小春作物生长季(10月1日~5月31日)>3℃有效积温为2279.3℃。地温 区境内年平均地温,地层0厘米18.4℃、5厘米17.9℃、10厘米18℃、15厘米18℃、20厘米18.1℃。1965年7月,区境内地表极端最高温度为64℃,比气温最高值36℃偏高将近一倍,且时间偏晚一些。1975年12月,地表最低温度为零下7.8℃,比同时出现的气温最低值零下5.4℃还偏低2.4℃。水温 区境内灌溉用水,引自都江堰岷江分流,岷江径流来自高寒山地峡谷,主要是降雨,其次是地下水和融雪水的补给,它的特点是温度低。在东流过程中,水温逐渐增高。据1975~1976年测定资料,3~10月平均水温,都江堰宝瓶口为14°C左右,流到区境内高宁乡公毅村为16℃左右,流到新民乡为17℃左右,流到石板滩镇为19℃左右。桂湖镇地下水水温,夏季22℃,冬季7℃(1983年)。霜日与无霜期 区境累年平均无霜期279天,最长的是1962年有303天,最短的是1980年为261天。初霜期最早出现在11月4日(1962年),终霜期最晚是4月1日(1980年),一般初霜始于11月24日,终霜晚于3月5日,每年1月份霜日最多。此外,区境内春季低温冷害,3月中旬出现频率为50%,下旬为55%,4月上旬为23%;秋季低温冷害,9月上旬出现频度为14%,中旬为45%,下旬为73%。寒潮多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或3月上中旬。降 水空间分布 区境累年(1960~1981年)平均降水量在909毫米左右,降水分布与气温相反,随地势升高而增多。从东南到西北增加139.2毫米左右。地处东南的木兰乡仅897.8毫米,西北的高宁乡达1037毫米左右。年际变化规律 区境累年平均降水量909毫米,最多为1409.9毫米(1961年),最少为612毫米(1969年)。降水量在1967年以前,大多数年份在平均值以上。季、月分配 区境内降水量夏多冬少。夏半年占全年降水量的88%,冬半年占12%。夏季占全年的60%,最多年可达76%,最少年达52%。冬季仅占全年的2%,最多年只占4%,最少年仅占1%。秋季降水量略多于春季,易形成冬春偏旱,夏季偏涝。区境逐月降水量,7月最多,累年平均245.2毫米,最多年为480.4毫米。其次8月份,累年平均199.8毫米,最多年达329.2毫米。冬季12月和1月最少,仅5~6毫米。新都区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 区境内日降水量>0.1毫米的降水日数,平均每年144天,各月中以5~7月、9~10月为最多,每月都在15天以上;夏收夏种的5月中、下旬,平均都是5天,最多年份为9天;秋收的8月下旬,平均为5天,最多为10天;9月上旬平均5天,最多8天,中旬平均5天,最多达10天。日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日数,每年平均9天,≥50毫米的暴雨日数每年平均3天,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99.6毫米,出现在1981年7月13日。5~9月均可出现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降水量≥0.1毫米的连续出现降水日数,区境内最长达14天,出现在秋季。日降水量≤0.1毫米的连续无降水日数,区境内最长可达41天,出现在冬季。夏收夏种期间的连阴雨,累年,5月上旬出现过5年,频率为24%;中旬出现8年,频率为38%;下旬出现7年,频率为33%。秋绵雨,累年,9月下旬出现过13年,频率为59%;10月上旬出现10年,频率为45%。又成都地区(包括新都)夜雨率,春季为81%,秋季为70%。降雪和积雪 区境内历年降雪较少,累年平均降雪日数1.8天,其积雪日少于降雪日。1971年2月6日积雪深度8厘米,1976年12月27日积雪深度2厘米,1977年1月29日积雪深度3厘米。降冰雹 1960~1981年,出现过冰雹14次,70%以上出现在4~5月和8月。此外,1960~1981年,夏季偏旱出现过8年,频率为38%;伏旱(7~8月)出现过6年,频率为26%。日照及其他日照 区境内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1.3小时,最多年1655.5小时(1963年),最少年1153.4小时(1981年),最多年与最少年相差502.1小时。全年中8月份日照最多,平均是190.7小时,11月最少,平均仅71.9小时,最多与最少月相差118.8小时。区境内全年太阳总辐射值为94.9千卡/厘米2年,盛夏7、8月最多,分别为12.3千卡/厘米2月和11.8千卡/厘米2月。冬季较少,12月仅4.2千卡/厘米2月,为7月的三分之一。蒸发量 区境内蒸发量,1960~1966年,平均为956.8毫米。湿度 区境内相对湿度是秋季大,夏、冬、春季小。月变化是5月份较小,7、8、9月较大。日变化晨昏偏高,15时前后最低。云量 区境累年平均总云量(包括高、中、低),全年各月平均为8.2成。日平均总云量<2.0成(晴天)日数全年仅15天,>8.0成(阴天)日数为239.7天,特点是晴天少,阴天多。新都区雾日 区境累年雾日共出现998天,年平均47.5天。气压 区境累年平均气压957.1毫巴,12月平均气压最高为965.2毫巴,7月最低为946.6毫巴,最高月与最低月气压的差为18.6毫巴。气压的年际变化不很显著,1966~1981年,平均气压为957.1毫巴,最高年为957.6毫巴(1973年),最低年为956.3毫巴(1966年),高低相差仅1.3毫巴。风 区境累年各风向平均频率以北风最多,频率为8%;其次是东北风,频率为7%;但静风占48%。累年平均风速为1米/秒,5月份最大仅有1.3米/秒,12月份最小只有0.6米/秒。累年≥8级的大风,1963年3次,1964年1次,1965年4次,1966年1次,1967年2次,1968年2次,1971年1次,1975年2次,1981年1次。新都区 - 自然资源植 被新都区原始森林植被资源丰富。但因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早经破坏,由复杂向单纯演变,已发展为水田农业地带。区境内植被类型,要求温暖湿润、无霜期长的生态环境。主要植被类型有:新都区农田植被 农作物栽培覆盖率为63.04%。田间杂草水生有稗子草、三棱草、慈姑草、水案板、四瓣草、剪刀草、水芋荷、鸭舌草、浮萍、牛毛毡、藻草、青苔、鸭儿芹、水牛草;旱生有看麦娘、锯锯藤、麦麦草、蛮油菜、苦猪草、鹅儿肠、面根藤、棉花草、灰灰莱。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的香樟、楠木;芸香科的柑、橘、橙、柚;木犀科的桂树、女贞;桃金娘科的桉树,常绿阔叶树种组成。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的青桦木科的桤木,杨柳科的杨属、柳属,蓝果树科的喜树(水冬瓜),胡桃科的枫杨(麻柳),悬铃木科的法国梧桐,楝科的苦楝,蔷薇科的梅、桃、李、苹果、梨等落叶阔叶树种组成。林内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都是草本。暖性针叶林,主要由杉木、柏木和杉柏科针叶树种组成。暖性竹林,主要由慈竹、白甲竹、斑竹、硬头黄、芦竹组成。缓丘植被 除农作物及稀树外,灌丛主要由黄荆、马桑、刺梨、野枸杞和其他荆棘植物组成;草丛主要由巴茅、马儿秆、丝茅草、山草、刺金瓜和羊齿植物组成。野生植物供食、饲、药用的野生植物:五倍子、构树、马钱子、刺梨、野枸杞、野白茶树、野花椒、三叉果、水白蜡、杨十条、桑寄生。以上为木本。七里香、金银花、鸡屎藤、菟丝子、排风藤、眉毛草。以上为藤本。车前草、散血草(泥鳅草)、龙胆草、蒲公英、蛇床子、铁菜子、猪辽参、猪鼻孔、夏枯草、陈艾、菖蒲、薄荷、萱草(黄花)、益母草、二郎剑、马齿苋、五加皮、金钱草、墨斗草、风寒草、肺经草、红快子、吹吹草、灯心草、马蹄草、透骨消、地黄瓜、星星草、酸酸草、白头翁、麻斑竹、青蒿、白茅,荨麻(霍麻)、魔芋、癞格宝草、打破碗花、水当归、水黄连、香附子、淡竹叶、扁竹根、糯米草、饽饽艾、黄花艾、狗尾草、马鞭稍、爬地草、瓦莲花、地胡椒、刺萝卜、舒筋草、见肿消、水皂角、野蓼子、水蜡烛、野半夏、威灵仙、何首乌。特产竹叶柴胡,产于木兰山和黄牛山,伞形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白芨,俗名“白鸡儿”,产于木兰山,兰科,多年生草本,以块茎入药。两药都是性微寒,味苦。以上为草本。桤木蕈、青蕈、菩提蕈、竹丝蕈、清糖蕈、马蹄苞、三把菇、群羊蕈。以上为菌类。野生动物野狗、草狐、野猫、水獭(鱼猫子)、野兔、黄鼬(黄鼠狼)、鼠、田鼠、地老鼠、蝙蝠。以上为兽类。蛇、蜥蜴、龟、鳖。以上为爬行动物。青蛙、蟾蜍(癞哈蟆)。以上为两栖动物。喜鹊、乌鸦、麻雀、山鹧子、燕子、点水雀、黄莺、乌鹂、白(紫)燕、四喜、杜鹃、布谷(催工鸟)、戴胜、鹌鹑、啄木鸟、八哥、狐脰雀、黄偷雀、蜡嘴雀、叫叫、米鹦哥、猪屎雀、土画眉、花脸雀、白头翁、青头姑、斑鸠、水斑鸠、马伯劳、黄脰雀、翡翠(打鱼雀)、鹭鸶、水鸡、野鸭、秧鸡、董鸡、黄鸡婆、白脸鸡、半头红、哇子、猫头鹰、桐花凤、雁、青庄、鹰、鹞。以上为鸟类。鲤鱼、鲫鱼、鲢鱼、沙鳁子、白甲鱼、黄辣丁、墨线子、黄鲢鱼、青波鱼、桃花鱼、细鳞、石巴子、船丁子、牛尾鱼、油葫芦、刀片子、乌棒鱼、泥鳅、黄鳝、青鳝。特产鳜鱼,一名刺泼鱼,又叫桂花鱼,巨口细鳞。清白江的兴隆堰、三岔河、三邑桥,锦水旧河的雷家桥、天缘桥,毗河的斑竹园、泥巴沱原均产鳜鱼。清白江又原产箭秆鱼,形似柳叶,亦为特品。以上为鱼类。螃蟹、蚌、虾、田螺、蜗牛。以上为甲壳动物。新都区蚂蚁、白蚂蚁、蜘蛛、花蜘蛛、剃头猫、壁茧、蝇虎(豹子)、涎搭虫、百节虫、蜈蚣、草鞋虫、猪儿虫、毛虫、炀辣子、粪蛆、蚯蚓、地鳖、地虱子、竹虱子、柴虫、木蠹、牛角蜂、土蜂、狗屎蜂、绿儿、扑灯蛾、蝴蝶、黄(白)蛾儿、尺蠖、蜻蜒(丁丁猫)、七姑娘、蚱蝉、金蝉子、瓢虫、蚜虫(天厌子)、天牛(牵牛郎郎)、打卦虫、推屎爬、地牯牛、土狗子、萤(亮火虫)、苍蝇、蚊子、默默蚊、牛虻(牛蚊子)、钉狗虫、斑蝥、红娘子、蟑螂(偷油婆)、打屁虫、水打屁虫、笋子虫、螳螂、蟋蟀(灶鸡子)、叫姑姑、油蚱蜢、蝗虫(草膀子)、千石姑,豆子虫、跳格蚤、醋蠓子、米牛牛、蠹鱼、灶马(拱背子)、水蚂蟥、水爬虫、水端公、水马、蝌蚪(娃娃鱼)、孑孓(沙虫子)。以上为昆虫类。区境内大型森林动物早已绝迹。20世纪50年代初期,各大河沿岸及缓丘地带,尚可见到野兔、野猫、野狗不时出没草丛、灌丛。平坝上喜鹊、乌鸦、山鹧子、鹭鸶、斑鸠、啄木鸟、猫头鹰、鹰鹞在区城文庙、宝光寺、桂湖、龙藏寺、东湖,以及城乡一些庙宇、院落、丘垄的大树丛中做巢栖息繁殖。入夏被鸟衔食的泥鳅、黄鳝挂在树枝或落掉树脚下,散发腥臭。鹊噪晴,鸠唤雨。割麦栽秧时节,杜鹃、布谷鸣声,随处可闻。夏秋晨昏,蜻蜓成群在上空盘旋飞翔,觅食蚊虫。黄鸡婆、董鸡在稻田鸣叫。清秋,雁群过境,多在清白江滨过夜。河溪稻田,游鱼甚多。各类野生益、害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食物链。随着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林栖动物锐减,代之而起的是啮齿类动物繁殖剧增。因家猫数量猛减,70年代,造成鼠害。80年代中期,野生的林栖动物和家猫的数量回升,鼠害渐减。鹭鸶等鸟类亦回到东湖、龙藏寺树林群栖。新都区 - 历史沿革1952年4月,撤销成都县,划三河乡入新都县。同时将成都县的崇义乡、复兴乡划归新繁县。1953年6月,以清白江为界,划新都264亩入彭县三邑乡,48亩入彭县竹瓦乡,彭县划85亩入新都军屯乡。1954年8月,划原华阳仁和(今石板滩镇)、同兴(今木兰乡部分地区)两个乡入新都县。1958年3月,划华严乡入金堂县。1960年2月,划弥牟乡入成都市的青白江区,同时撤销新都县,并入新繁县。1962年10月,复置新都县,将并入原新繁县的区域划归新都县。1965年7月,撤销原新繁县,将新繁所有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新都县。2001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区人民政府驻新都镇。2002年1月1日,正式设立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区1993年,新都县辖13个镇(新都镇、龙虎镇、三河镇、斑竹园镇、新民镇、利济镇、清流镇、泰兴镇、马家镇、新繁镇、石板滩镇、大丰镇、龙桥镇)、4个乡(竹友乡、军屯乡、木兰乡、龙安乡)、303个村、2625年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2个国有农场、1个林场。1999年,辖新都镇、马家镇、新民镇、三河镇、泰兴镇、利济镇、清流镇、龙虎镇、新繁镇、大丰镇、龙桥镇、斑竹园镇、石板滩镇;木兰乡、军屯乡、龙安乡、竹友乡。2000年,新都县辖13个镇、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11986人,其中:新都镇169834人、大丰镇31053人、石板滩镇30786人、新繁镇58187人、新民镇35861人、三河镇29577人、泰兴镇28763人、利济镇23843人、斑竹园镇29756人、清流镇16957人、龙虎镇20139人、马家镇23869人、龙桥镇23364人、龙安乡21512人、木兰乡34019人、竹友乡16195人、军屯乡18271人。2004年4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8号)同意新都区龙安镇人民政府驻地由严家桥福田院迁至安全村3社新犀路。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7号)同意新都区撤销大丰、三河、龙虎、龙安、利济、竹友6个镇。原大丰、三河2个镇所属行政区域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将原龙虎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新都镇;新都镇人民政府驻紫瑞街。将原龙安镇及原利济镇的公义、锦水、曲水、通联、石云、广济、新庞、宁河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新繁镇;新繁镇人民政府驻繁清路。将原利济镇的同义、同福、水梨、迎祥、双利、界牌、永明、柳泉、顺河、圆通10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清流镇;清流镇人民政府驻清流场南街。将原竹友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斑竹园镇;斑竹园镇人民政府驻复兴街。2004年,新都区辖2个街道(大丰、三河)、11个镇(新都、新繁、新民、清流、龙桥、马家、泰兴、木兰、军屯、石板滩、斑竹园),43个社区委员会、298个村委会。面积48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266人/平方千米。2005年5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8号)批准:将青白江区龙王镇的新谊、双柏、黄果、园林、石桩、长林6个村和龙泉驿区黄土镇的回龙村、金三角社区所属的行政区域划归新都区石板滩镇管辖。石板滩镇人民政府驻石板滩场镇东风西街66号。2005年7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21号)批准:新都区将斑竹园镇的回南、檀木2村和龙桥镇的瑞云、笔架2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繁镇管辖。2006年,新都区辖2个街道、11个镇:大丰街道、三河街道、新都镇、石板滩镇、新繁镇、新民镇、泰兴镇、斑竹园镇、清流镇、马家镇、龙桥镇、木兰镇、军屯镇。2007年5月,成都市政府同意新都区增设石板滩、斑竹园、龙桥、泰兴、新民、木兰、军屯、清流、马家9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与石板滩、斑竹园、龙桥、泰兴、新民、木兰、军屯、清流、马家镇政府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管理模式,所辖区域和驻地与镇相同。新都区 - 经济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新都区在四川经济大盘上一直处于重要位置,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收入等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或人均量名列全省前茅。1992年以来分别年均递增14.3%、19.8%、21.3%、14.7%和18.8%。雄厚的经济基础使新都享有“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区”。“全国科技实力强区”、“全国农业工作先进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初保工作先进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等诸多殊荣。1994年以来,新都区已连续6年被评由四川省综合实力10强区。1997年,新都农村小康建设通过了省、市检查验收,成为全省第二个基本达小康的区。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108.04亿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9.30:57.84:32.86;全口径财政收入8.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7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8元。新都区新新都属都江堰灌区,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县内河流纵横,有干、支、斗渠126条,总长684公里,水域面积40多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7.3亿立方米,调节储量2.33亿立方米,水层厚度15米左右,具有自然净化能力。全县现有自来水厂21座,日产水能力达62000多吨。新都处于四川大电网和四川天然气南北环线输送管网腹心区域。县内过境输电线路有220千伏三回、110千伏三回、35千伏三回、总长125.7公里。县内已有110千伏变电站三座、35千伏变电站四座,输变电能力分别是223000千伏安、100000千伏安,目前实际使用不到50000千伏安。全县现有电网结构完善。供电稳定可靠,能满足经济建设和民用电的需要。县城桂湖镇现有天然气二级配气站1座,城区全部使用天然气,各乡镇也接通了天然气。新都科技力量雄厚。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万多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0人,中级2650人,初级8858人。设有科研与综合科技服务机构17个。1980年以来全县共获科技成果奖297项。全县拥有国家专利126项。全县有普通中小学203所,职业中学3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成人高校(成都电大新都分校)1所。其中,新都一中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教育质量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全县从业工人10多万人,拥有大量的机械、电子、轻纺、化工、家俱、建筑等各类熟练工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新都区新都县城内有影剧院8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县图书馆藏书40万余册,县体育场占地8.5万平方米,按国际标准建设,设施日趋配套完善;县内有地方、部队医院27家,病床1600余张,医护人员2200余人。都县坚持实施“农业高效化”战略,大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瘦肉型猪、蔬菜、川芎、大蒜、新都柚6大商品生产基地。工业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化工、机械、印刷、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多门类结构的工业体系。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等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或人均量名列全省前茅。1994年以来,新都县已连续4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实力10强县之一。1997年3月,新都县农村小康建设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成为全省第2个基本小康的县,初步走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新都区 - 旅游资源新都区宝光寺新都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县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有西蜀“川西第一湖”之称的升庵桂湖;有享誉中外的宝光寺、千佛碑、战国墓、马超坟、新繁东湖公园、龙藏寺碑林等名胜古迹,以及泥巴沱、白鹤岛、龙桥野生动物养殖场等自然景观。一代文豪郭沫若联赞云: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换了人间。万里委员长誉之为:“香城宝地”。宝光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文物众多的佛教禅宗寺院。2001年6月25日,宝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是我国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典型布局的寺院。寺中舍利塔建于唐代,迭经培修,是一座高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罗汉堂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内塑佛、菩萨、祖师59尊。宝光寺为中国著名的佛教禅宗寺庙,奇特的是,寺里还有一座自成体系的净土宗寺庙。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不乏例证,而“寺中之寺”实属罕见。新都区桂湖公园新都升庵桂湖公园是宋代状元杨升庵的故址,杨升庵爱桂花,曾于故宅园中植桂花树数百株,这就是今天的蜀中名园“桂湖“。这里清幽恬静,庭园是典型的川西古建筑风格,园内有众多桂花,且不管名贵品种。金秋时节,这里一片金黄菜花,十里飘香,颇有特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藏寺原名慈惠庵,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宋大中祥符年间扩大为寺,更名为龙藏寺,元末毁,明洪武初和清康熙初先后再建。经清初高僧大朗和晚清诗僧雪堂主持,敬贤重才,招致文人荟萃,诗人书法家辈出,建龙藏寺碑林,树大朗和尚筑堰治水功德碑。著名诗人、书法家顾处长初晚年居家龙藏寺,卒后与继室范雒娟同葬寺侧。新繁东湖为唐代著名宰相、诗人、政治家李德裕作新繁县令时开凿,是中国有迹可考的两处(另一处为山西省新绎县绛守居)唐代古典、人文园林之一,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新都区 - 交通概况新都的公路四通八达。通过境域的成都至德阳水泥路面高速公路,成彭水泥路面公路,成绵全封闭高速公路、川陕柏油路面公路干线,均为国、省道公路,全长73公里;境内柏油路面公路9条,全长88.3公里,乡道公路21条,全长110公里,机耕道607条,全长652公里,灌通了全区的乡、村、社。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公路、省道公路为骨架,以县道、乡道公路为干线的交通运输网络。新都区新都铁路交通十分发达,通过新都境内的成渝、宝成、达成、青都4条铁路干线,其中:成渝铁路(成都--重庆),从新都东南部的石板滩镇通过,在该镇设有火车站,全年货运量近100万吨。宝成铁路(成都--宝鸡),从新都桂湖镇通过,在该镇设有火车站,全年货运量150-180万吨,成都海关在该站设点直接办理货物出入境手续。青都铁路(青白江区--都江堰市),从新都西北境内的清流乡通过,在该乡设有火车站,全年货运量为5万多吨。达成铁路(达县--成都)在泰兴镇设有火车站和大型编组站。此外,相邻的龙潭、天回、青白江、成都北站和东站等5个火车站,还可为该区客货进出使用。成都民航是全国大型航空港之一,距该区城区仅30公里,有定期航班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桂林、西安、长沙、昆明、贵阳、拉萨、长春、大连、哈尔滨、海口等地以及省内主要城市。桂湖镇内设有四川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售票处(点)2个。新都区 - 土产特产新繁泡菜 新都区新繁泡菜厂生产,品种达100多个,用料考究,配方科学,工艺先进,具有色泽美观、鲜嫩香脆、质佳味美、解腻开胃的特点。1997年省、地饮食公司检验鉴定为外销产品。1984年获继承传统奖;1987年被评为成都市优质产品;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0年又被选为十一届亚运会的专利产品。桃片 桃片已有100多年历史,曾于1940年在成都青羊宫土特产品展销会上获得建设奖。具有切面光洁、厚薄均匀、色泽白静、香甜味美、绵软利口等特点。1989年玫瑰桃片、蜂蜜桃片被评为成都市的行业优质产品。1990年玫瑰桃片获天府食品博览会金奖,酥桃片获铜奖。新都柚 新都柚是新都区有百余年栽培历史的地方佳柚,因其品质优良,口感上佳,果形靓丽而成为食用和馈赠佳品,是四川省优质果品,1994-2001年连续7次荣获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和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川名产品称号,2000年载入中国土特名产年鉴。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新都区总面积481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03年)。新都区辖11个街道、11个镇:大丰街道、三河街道、新都镇、石板滩镇(街道)、新繁镇、新民镇(街道)、泰兴镇(街道)、斑竹园镇(街道)、清流镇(街道)、马家镇(街道)、龙桥镇(街道)、... 更多

投资新都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龙泉驿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金牛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都江堰市招商引资招商网    成都产业扶持政策

    新都土地出租出售     新都厂房出租出售     新都仓库出租出售     新都写字楼出租出售

    新都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